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科技前沿
工业制造
商业贸易
IT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金融保险
企业服务
医疗保健
消费电商
文化娱乐
先进制造
交通物流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零售批发
房地产
建筑建材
贸易进出口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跟着李娟去追梦
最新动态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跟着李娟去追梦
2024-07-26
6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日期:2024年07月26日
A4:采风
跟着李娟去追梦
作者:张洪波
李娟,一个生活在新疆的汉族女作家。
最近,根据她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改编的8集电视剧热播,让观众、读者近距离认识了她,认识了阿勒泰,认识了新疆。其实,十几年前,李娟散文就已经为很多读者所熟知。
在天山脚下,她第一次网络直播,袒露自己的文学创作心路历程。瘦小的个子,朴实简练的文字,虽坦陈“讨好读者”的创作手法,但读者、观众更喜欢她,而且让阿勒泰成为网红打卡地,让很多网店的李娟图书很快售罄,处于预售状态。
十几年前,我与李娟在新浪博客上相遇,喜欢她的文字和她笔下的新疆生活、自然风光,于是互相关注。那会儿,我从书店买了她的《九篇雪》、《我的阿勒泰》、“羊道三部曲”等,主动推荐给家人、同事、朋友,主动送人,办公室留了几本有我划重点的书,也被朋友搜刮得一本不剩。爱书之人,遇到同道张口,岂有不送之理?
特立独行的女作家
去年11月13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召开换届大会,从1万多名会员中遴选100多位会员代表参加会员代表大会,她当选为理事,她是1/33。上午,大会审议章程修正案草案、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选举新一届理事会,大都是程序性工作,跟她没说几句话。下午,举办文著协服务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她是唯一的作家代表。她发言时很谨慎,看得出,确实不是谦虚。她讲述了遭遇的电商盗版之困。至于她的版权怎么打理,谁是经纪人,怎么维权、怎么做版权输出,我都没有追问,因为她对委托同事问的几个问题回答都很简单,似乎是“社恐”,我只是简要介绍了我们的优势和成功经验,并明确表示,要相信法治的力量,相信我们的专业。新疆路途遥远,我们负责她的往返机票和北京食宿,让单位小姑娘问她,想去哪些地方,可以陪她在北京逛逛,想见哪些朋友,可以帮助组织,或者组织一个小范围媒体见面会,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她表示更想一个人随性地走走。这是我们博客交往已久后迄今为止的唯一一次见面。
我猜想,她愿意按照自己的方式、心境在京城游走,不想被打扰、被安排。我尊重她,便不再提任何建议,也不私信她。与朋友谈起李娟,我脑海里始终都浮现这样的形象:瘦小的身材,背着双肩背包,逛故宫、游后海,爬长城、品北京烤鸭……这次实际她去了哪里,我也不去追问。
谁能想到,这么个瘦小的身材,竟能创作出感动无数人的散文?
2018年,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指导下,我们开始酝酿新一届理事会人选。她一直是我们理事会候选人名单中雷打不动的那几个人。毋庸讳言,邀请她和刘亮程老师进入33个作家、翻译家、剧作家、专家学者组成的文著协第三届理事会,是我们的荣幸。要知道,有的省只有一人入选,有的省是“光头儿”,新疆才只有两个人:刘亮程和李娟,而且刘亮程还是2023年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新疆作协主席(筹备换届时刘老师是副主席)。
散文界的独特存在
我看了她的很多散文,默默笃定,她代表了正在崛起的中国年轻作家,尤其是女作家群体。她是1979年生人,因为不适应大学,或者不舍得离开母亲一个人跟哈萨克族游牧生活,主动放弃了大学,一起过起了游牧生活,这多少有点另类,或不太让人理解。
“人民艺术家”王蒙将16年的新疆生活浓缩在《这边风景》,获得茅盾文学奖,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畅销 10余年,2023年因《本巴》获得茅盾文学奖。还有很多援疆干部、游客、当地人,写过新疆,拍过新疆,画过新疆,还有新疆天山南北的网红文旅局长……
很多游客自驾游、骑行、自由行,摄影、拍摄短视频、作画、直播带货,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大美新疆,给人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
我一直以为,文字的穿透力、影响力、震撼力最持久。
李娟的散文是文学界、散文界的独特存在。
十几年,她一直都在通过自己的文字来观察、思考、记录、描绘自己和周围的生活轨迹、生活场景。我能感到,这流畅的文字背后,自然有很多艰辛:到底是追随水草游牧好,还是定居草原一隅好?什么是阿尔泰?她很不容易,她的内心比较强大,而且她没有因为后来散文发表出版和改编演绎给她带来的名气名声,而对生活、对工作有太大的改变。
十几年,很多场合介绍过她,她接受媒体采访访谈不多,陆续有一些出版单位、文化公司策划汇编类图书选她的作品,联系我们拿她的授权。最初,她是反对汇编这种方式的,至少是不情愿的样子。我在她给我们文著协回复的邮件里发现的,就让同事跟她解释,什么是汇编权,每篇散文都是独立的一个故事,一篇散文入选,不影响她的一本书发行,而且很多读者因为从一本汇编作品读到了她的美文,喜欢了,进而可能要买她的整本书来阅读才过瘾,对已出版的图书不会产生替代作用和消极影响,而且单篇文章入选多个选本、多本汇编图书,会让更多的读者读到她的美文,更多的出版机构会了解她,这种接力式的传播,会让更多的读者认识作家,增加对作家的曝光度。这个解释过程不是一天两天,一两封邮件能说服她的。毕淑敏最初也是这样的作家。现在,她们都和文著协顺畅沟通,及时回复我们的约稿函、入选通知。很多作家很通情达理,认可我们主动征求意见和集体授权的做法,对我们充分信任。
阳光是阅读的标配
李娟是个很小心的人,不善言辞,个子不高,但文字很优美,很流畅,很真实,很感人。我每次读她的散文,都愿意坐在有阳光的上午,在窗边,思绪随着她的优美文字游动——那时,四口人加保姆住在建筑面积仅仅69平方米的两居室,西北朝向,紧临大马路,根本不朝阳。下午才有阳光,而且是夕阳,但下午还要上班呀!只有周末才能在家里感受阳光,但大都要带娃出去玩耍或在厨房做火头军,为家人展示蹩脚的厨艺。
早晨还没起床,阳光就从房顶或阳台,洒落进屋。沐浴在阳光里,早餐,读书,那是多么美好的早晨!印象中,20多年前,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杭州西湖边上的酒店,遇到过这样的房间,那种美好、那种幸福,难以忘怀。是的,与家人在一起,只要有阳光,房子不需要太大。
她的优美文字,配上明媚的阳光,才能体会到她的文字之美。
在北京生活接近30年,去新疆出差总共也只有3次,每次也就是两三天,根本没有时间追寻李娟的文字去游历感悟大美新疆,只能从她的文字去想象,去做梦。这个梦,因为李娟的文字,很阳光,很放松,很美好。每每手抚李娟的书,或想起李娟的文字,广阔的大草原,和煦的阳光,金黄的草地,成群的牛羊,欢快而自然地追随水草迁徙,有时空气清新,有时弥漫着青草味儿、牛羊粪的味道。李娟和母亲,还有哈萨克族牧民,一幅恬静祥和的生活画面,一幅美好的油画,伴着大自然的声音,多么令人神往!
让我们更加爱上多姿多彩的祖国
李娟在用自己的叙事方式,认真、用力地描写自己的生活,观察、思考所见所闻,新疆,汉族,哈萨克,游牧生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劳作。通过写作,她也在改变自己,改变对生活、对周围的认识和看法。任何大自然的美景,都因为生活其中的人而美丽。人和自然的交融,构成了美丽的生活画卷。
她在网络直播时说,她在写作时,是在努力“讨好”读者,而实际自己的境况与文字有很大差异。哪个作家不是呢?每每看到这些朴实的文字,我都深深陷入文字的意境之中。李娟说,她写作,是想安抚自己。刘亮程老师说,李娟的文字会笑。我认为,李娟就是邻居家可爱懂事的小妹妹,她的文字如逶迤的山间小溪,清澈见底,汩汩流淌,让人很享受,很有幸福感。或许,这就是作家所希望的共情吧。
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可能是很多国人的梦想。如果眼前你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新疆,那么可以随着李娟的文字,来一场梦游新疆。
这个梦,可能会很遥远,但一定会非常美好。阿勒泰的那边是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也有哈萨克族。我常常幻想,如果把李娟散文版权卖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卖到海外很多国家,外国人也一定会喜欢李娟散文,也一定会爱上这片美丽的土地。
是的,她的《冬牧场》《遥远的向日葵地》已经在美国出版,我的俄罗斯朋友、塞尔维亚朋友对她的散文也很感兴趣。
感谢李娟,让我们逐渐认识新疆,爱上新疆,更加热爱我们多姿多彩的祖国。
(作者单位: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原发媒体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原文发表日期 / 2024年07月26日
作者 / 张洪波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查看原文
阅读原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